《美国语文》读书心得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国语文》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国语文》读书心得1
周国平先生曾说过:“严格地说,只有素质教育才配称作教育。若不是着眼于素质,仅仅传授一些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就只可叫作培训,不可妄称教育。若挂着教育之名而实际上对素质起了压制、扭曲、摧残的作用,那只能说是伪教育和教育了。”我们也可以用这段话,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帕克帕尔默的观点教师自己千万不能失去心灵,也千万不能失去对学生美好心灵的`引导。“经师”传授知识技能,“人师”引领心灵成长,这就是“经师”和“人师”的区别。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直面教师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共同体的无限魅力。在这个共同体中,谁是主体呢?既非教师和学生,也非学科或关于它们的课本、解释它们的理论,而是求知者永远聚集其周围的“伟事物”。那么,怎么来解释这个伟事物呢?作者做了如下的例举:
“我所指的是生物学的基因和生态系统、哲学和神学的隐喻和参照系、文学素材中背叛与宽恕以及爱与失的原型。我所指的是人类学的人为现象和族裔,工程学的`原料的限制和潜能,管理学的系统逻辑,音乐和艺术的形状和颜色,历史学的奇特和模式,以及法学领域里难以捉摸的正义观等。”
这个“伟事物”也许难以定义,但通过这么多的例举我们应该都能理解。当我们都关注于这个“伟事物”,为这个“伟事物”深深吸引和着迷时,教育的共同体就会处于最佳、最优的状态。比如,围绕“伟事物”而产生多元的观点;对一些现象采用多重含义的解释;欢迎有创见性的争论,没有愤怒和偏见;彼此间真诚相待;体验谦卑,心存敬畏,等等。
就我的理解,教育共同体中的“伟事物”,其实也造就了所有卷入者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家专注于“伟事物”这一主体,彼此尊重,坦诚相对,教师既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也不会永远不犯错误。为了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共同体,作者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优秀的教师与一群五岁的小孩围坐在地板上,一齐读一个关于象的故事。透过那些孩子的眼睛,几乎可以看见圆圈的真的有一只象!而且以那件伟事物作为媒介工具,其他的伟事物也进入房间,例如语言和传达意义的符号。
《美国语文》读书心得2
教书的第二年,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有了更多的认识。我发现以主题为标准划分单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考能力被削弱了,一个单元内文章文体复杂,既有诗歌,又有散文、小说和文言文。因此我抱着一种好奇心看《美国语文》上册,看到了很多中美教育的不同。异域文化带来了一种新鲜的感觉,让我沉醉其中。
读这套书很轻松很愉快,与其说是学语文,到不如说是在学习做人的基本道理和技能。书后的互动,除了教会我们一些必要的文学知识,还有关于主观客观的批判性分析,引导我们不断追问why和How,而这,恰恰是现在中国教学所缺乏的。比如在下册第二课节选自舍伍德?安德森的《种玉米》中,课后互动中问你,和这个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产生共鸣,为什么?还有假如你是哈琛森先生或夫人,你会怎样面对威尔死去的噩耗?最后的日志写作: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待悲伤的方法,讨论你所使用或观察到的处理方法。
如果你读了这篇课文的话,我相信这些课后互动都是非常有趣和发人深思的,生活中充满悲伤,而你也肯定无法自我的悲伤过,你是怎么渡过的,这肯定是让你不得不开动脑筋思考的问题。
绝妙之处在于,而以上问题,不可能只有一种答案,我认为这将很有乐趣。
而我们的语文更多的是识记各类常见不常见的字音字形,按照命题人的思路而非自己的想法去理解文章,把华而不实无病呻吟假崇高的立意和语句拼凑成一篇八股文博得老师的高分。
我们的语文让孩子失去了对文字的热爱,更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在应试压力下,尽可能保存孩子的热忱,将是我接下来会考虑的问题。